- 首頁
- 醫學文章列表
- 中醫藥對手術後併發低血壓低血氧病變的治療探討(下)
中醫藥對手術後併發低血壓低血氧病變的治療探討(下) 人氣: 5168
2018-03-04
中醫藥對手術後併發低血壓低血氧病變的治療探討(下)
鄭淑鎂醫師
伍、中醫治療思路的探討
一、加強組織灌流
二、減低氧的耗損
三、清除代謝廢物
四、降低並預防西藥副作用
五、治療或控制既有疾病
六、預防感染
七、預防交感神經活化後遺及續發性傷害
八、手術前後的主動預防與治療
陸、中醫補氣血、補腎陽、活血、通腑、清熱、利濕諸藥的應用探討
一、補氣血、補腎陽
補氣血、補腎陽藥物:
․可改善組織器官的低灌流,啟動全身細胞產生能量。
․可增強骨髓幹細胞造血,增強心肺帶氧的能力,增加腎血流及EPO的製造,對腦、肝、胃腸等器官的功能的改善。
․可修復腦和組織器官的細胞及阻止細胞凋亡,並增強免疫。
․可解除麻醉、止痛劑對中樞神經及心肺功能的抑制。
․補氣血、補腎陽藥物的提早使用,可預防交感神經活化後衰竭,及既有腎上腺、甲狀腺功能低下病人術後產生急速功能不全。
․當西藥有使用類固醇、升壓劑、止痛劑,須考慮提早使用補氣血、補腎陽藥物,預防體內因人工藥劑的反饋作用,導致急速潰乏或衰竭。
二、活血化瘀
組織細胞缺氧、缺血,谷氨酸、凝血酶、血漿蛋白、血小板、白血球、神經節糖苷、介白質、干擾素、前列腺素等過度釋放,交感神經—腎上腺髓質系統的過度興奮,致體溫、血糖、乳酸、血脂、類固醇等異常增高,血液流變學、血小板黏附與聚集功能異常,纖維蛋白沉積和纖維蛋白溶解造成高凝及易出血傾向,是血瘀血熱的表現。
臨床上術後低血壓低血氧併發症,亦多見血瘀症象,術後應激性血糖升高、胃潰瘍或出血、腹滿便秘,是血熱的表現。縱使一派虛寒,治療上亦須考慮可能化燥化熱。
活血化瘀可清除代謝廢物、改善血液黏稠度、降低續發性傷害、改善萎縮及纖維化、增加細胞供氧供血機會。
應用活血化瘀藥治療,最好選用活血化瘀,兼涼血止血藥物,因為此類病人雖屬血瘀證,但多血小板耗損,凝血功能不佳。
三、通腑
術後低血壓低血氧併發症,多有腹部的膨滿或便秘狀態,乃神經傳導阻滯,或腸道蠕動麻痺,或平滑肌、幽門、橫隔膜、肝漿膜痙攣緊張。
使用通腑藥可通便,排除代謝廢物,降低腦壓、血壓,降低Ammonia對腦的傷害,解除幽門、橫隔膜、肝漿膜痙攣,降低內毒素的自發性感染。
故治療術後低血壓低血氧併發症,皆須注意腹徵及排便狀況,縱然西醫已使用軟便劑,仍須考慮給與輕劑量之通腑瀉熱藥。
四、清熱解毒
清熱解毒藥可減少耗氧,平息續發性的傷害,降低應激性血糖升高,預防內因或外源性感染。
臨症上,低血壓低血氧併發症,雖然多見氣虛、血虛、陽虛諸證,但在大隊補氣血補陽藥中,仍須考慮使用抗生素、利尿劑的傷陰體徵,或交感神經—腎上腺髓質系統興奮、應激性高血糖、胃潰瘍出血等真寒假熱,或預防補氣補陽藥之化燥,或預防感染等諸多因素,而酌參清熱解毒藥以制衡。
五、淡滲利濕
腦部、心臟、肺部、肝臟、腎臟等臟器的低灌流,必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體液滯流。故淡滲利濕藥是術後低血壓低血氧併發症必用的藥物。
及時清除體液廢物,可加速細胞獲得補氣補陽藥的供血供氧,減少細胞凋亡,對減輕後遺症有極大助益。
柒、中醫藥對手術前後主動預防性治療的價值
中醫藥在手術前對既有疾病的及早治療,或增強腦血流及心肺功能;手術後當麻醉清醒,可以飲水時,隨即投以大補氣血,酌加利濕、理氣、清熱解毒藥,可有效預防並改善低血壓低血氧併發症,減少後遺。
中醫藥對手術前後主動預防性治療的價值極高,在個人的臨床治療經驗,認為有必要宣導病人對可預知性手術提早預防準備。若身體情況良好,可逕赴手術,但先備好中藥,待術後病人可灌食液體時即馬上灌服,則恢復速度極快,幾乎沒有低血壓低血氧之不舒服或後遺。若身體虛弱及原有術前危險因子,須視疾病輕重提早服用中藥,且術後持續依病情加入中醫治療,如此可積極降低併發症且及時挽救生命。
捌、病案舉例
【高齡、術前肺氣腫、鬱血性心臟病,術後併發休克、癡呆】
男性,89歲,肺氣腫,平日起身稍走動即面紅喘急。因跌倒致右髖關節粉碎性骨折,醫院評估其心肺功能不能承受手術,遂轉求本院治療。跌倒四日後往視,病人體瘦高,神清,痛苦病容,面晦浮腫,下肢水腫,喘悸,尿少,舌紅紫瘀,脈弦數,是既有肺心病及骨折後肌紅蛋白釋出之腎炎徵兆,告知先服中藥改善心肺腎功能,再思手術之可能。
《處方一》:補陽還五湯加減,七帖
服後水腫、喘逆及精神改善,經西醫評估可以手術,遂開立處方(二),囑其家屬先將藥煎囑好,於病人手術麻醉清醒後,醫師交待可以飲水,隨即將藥湯灌下。
《處方二》:補中益氣湯加減,三帖
手術清醒後半日,其女兒緊急來電,述病人突然意識喪失、眼白上翻、大汗喘急、血壓70/45mmHg,血氧90%,似將發休克,問何時灌服中藥,女兒適才驚覺父親清醒後,因忙於照護忘記給藥,遂馬上灌服1/2帖,約半日後女兒再來電說已漸無大礙。
手術後三日往視,神清,氣色佳,頭暈,仍無法自行排尿,再開立以下處方:
《處方三》:補陽還五湯合右歸飲加減,七帖
之後依上方加減續服數周,約二個月後,病人個性變的多疑、暴躁,常向別人告狀其子女不孝,不給用餐,表情呆滯,手足舌震顫且頭晃動,記憶力驟降,是長期低灌流,且術後腎上腺、交感神經興奮後衰減,致中樞神經病變。再持續調養,半年後恢復極佳,可自行來診所就醫。據其子女描述,其父親是某宗教傳教師,跌倒前因年紀大已很久不敢出門了,現在常往返台中台北,可再執行且背完整套傳教儀式,記憶力與反應較骨折前更佳。
【腦腫瘤術後偏癱】
男性,32歲,是知名飯店廚師,長期頭痛,但因忙碌皆服止痛藥,並無就醫治療或檢查。某日上午服止痛藥仍頭痛,無法工作,其母交待必來本院就診,初診時見其雖全頭脹痛,但隱約痛有定處,眩暈,欲吐,面赤,且頭痛部位頭髮偏少,脈大且沉遲,似顱內壓升高之勢,遂囑其須馬上赴急診,經台大檢查發現左大腦有7公分大之良性腫瘤,立即進行開顱手術,由神經外科林瑞明醫師主刀,因腫瘤有部分潰破,故手術歷經15小時。術後左半側癱瘓,運動性失語,麻醉清醒後即加入中醫治療,經一年調治,可行動自如,因左腦broca語言區已被切除,故有殘留運動性失語言及右手腕以下功能障礙。
此病人因手術麻醉時間較長、腦腫瘤手術後遺、及腫瘤佔位性腦水腫,導致左大腦缺氧缺血之偏癱,原台大醫院評估術後可能是植物人或半身癱瘓,但經中醫藥及時在術後參與治療,最後可行動自如,僅腦細胞切除部分功能障礙,是不幸中大幸。
手術後處方原則以補氣、活血、利濕、預防腫瘤再生為主,處方以乳沒四物湯加減。
【幼童術後躁擾過動】
六歲幼童,因反覆中耳炎致耳膜缺損,進行全身麻醉修補手術。其母主訴術後即躁擾過動,聽力減弱,脾氣暴怒,不能專注,見其面黃無華,奔跑喊叫,不能稍緩,唇紅舌紅,脈弦細數,是體虛麻醉後低灌流之腦神經損傷,合併常服抗生素之傷陰症候,治療處方以小柴胡湯加養陰益氣之品。
服二個月後,諸症悉除,反應穩重靈敏,白胖,體力佳,日後僅小感冒回診,中耳炎及腦神經病變終不復見。
【高齡,腹膜炎術後併發低血鈉、肺水腫、心包積液】
男性,91歲,原有被害妄想症合併藥物性巴金森症,因急性腹膜炎手術方知是因腸結核潰破,手術後二日躁擾、亢奮、不眠,拒食,三日後強迫置入鼻胃管,灌食仍少,續發面浮,昏睡,全身水腫,低熱,軟便劑排便,尿液減少,Hb=8.5g/dL,WBC=2600/mm3,血小板=12萬mm3,ALB=2.1g/dL, GLU(AC)=140mg/dL,其餘尚正常,是術後低蛋白血症,且可能將併發敗血症,處方以小柴胡湯加減。
以上列處方加減治療,神智漸清醒。術後二周,突復狂擾,自拔鼻胃管,腹痛腹瀉日十餘行,心搏急速,之後陷入昏睡狀態,血檢鈉離子121mEq/L,是手術後併發急性低血鈉症,
台大醫院進行補鈉,因思低血鈉症必誘發腦水腫及心肺功能衰減,遂改以五苓散加減。
之後三日~二個月,漸漸併發腦水腫,肺水腫,肋膜積水,心包積液,以上列處方加入利濕補陽。
待腦水腫及胸腔積液消退後,回歸治療術後腦神經、心、肺併發症後遺,以補陽還五湯及右歸飲為主,歷時二年,漸漸康復。
【肝炎,乳癌手術暨淋巴結摘除配服中藥,術後皆無不適】
女性,45歲,左乳癌二期,手術前例行性血檢AST=580U/L,ALT=460U/L,無B、C型肝炎,和信醫院暫停手術計劃,先行治療肝炎,病人服用二個月的西藥,但指數仍不降,遂轉求中醫治療。初診時,見病人體能良好,尚可攻之,遂開立處方處方以小柴胡湯加減。
七帖,囑服完即血檢
七日後血檢,AST=151 U/L,ALT=123 U/L,依原方加當歸三錢,再開七帖,共服十四帖中藥,指數降至正常,順利進行手術。並開立以下處方三帖,囑其術後麻醉清醒即灌服:補中益氣湯加減。 三帖
本方考慮預防術後低灌流、傷口感染、左臂淋巴結摘除回流不良、肝功能受損等,結果病人恢復迅速,肝功能血檢正常,之後亦完全無乳癌腋下淋巴結摘除後遺。
後記:此病人在作第二次化療時,即誘發急性藥物性聽神經損傷、及猛暴性肝炎,病人暴聾且AST=1850 U/L,AST=1569 U/L,和信醫院全停化療,病人轉回本院就診,依前法加減先調治肝炎,後轉以續服中藥預防乳癌復發,至今已屆五年皆善,唯可惜左耳聽力受損僅恢復一二。
【術後併發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、敗血症、急性腎衰竭】
老婦,75歲,因皮膚病長期服用抗組織胺及類固醇(日2粒)近三年,來院求治皮膚病時,全身多處瘀紅紫斑,微血管紅絲清楚可見,面浮胖,膚腫水腫,中心性肥胖,動即喘急,是類固醇性庫辛氏症候群。開立處方時,千般交代並囑附其家屬,不可擅自停掉類固醇藥。
病人服用水煎劑一月後,皮膚及全身症狀明顯改善,欣喜之餘,方自行透露服中藥二周後皮膚改善就停服所有西藥,並為自己可以停掉類固醇而自豪。續服二周後就無再回診。
一個半月後,其女兒來電,告知其母因骨折手術後,即入加護病房已十日,病情相當嚴重,往視之,見病人全身嚴重脹腫,昏迷,三管,乏尿,灌食不入,發燒,BUN、Cr皆已極高,醫師使用高劑量之升壓劑仍無法提升血壓,是術後併發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、敗血症、急性腎衰竭,病人在隔日上午即死亡。
參考文獻
1. 許淑霞等編:手術期照護、麻醉、疼痛控制及重症照護,合記出版社,2004,8-77。
2. 林世崇主編:基礎重症醫學,藝軒圖書公司,台北,2000,99-145。
3. 廖廣義:談重大創傷之診治,橘井出版社,2004,30-70。
4. 楊雪松等譯:實用急症處理手冊,合記出版社,台北,115-278。
5. 鄭淑鎂:大柴胡湯證與急性高顱內壓之症象比較研究,遼寧中醫藥大學碩士論文,2007。
6. 陳長安編著:常用藥物治療手測,2008,5-798,1220-1380。
7. 黃嘉文編譯:各科門診醫學-評估、診斷、檢查與治療,合記出版社,台北,2003,11-20。
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
http://www.tcwmna.org.tw/
《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