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治癌的經驗累積與體會(上) 人氣: 4650
2018-03-11

中醫治癌的經驗累積與體會(上)
鄭淑鎂醫師
 
一、須對證且劑量大
任何中醫藥處方都可以治療腫瘤,只要對證而且劑量大,不管是良性或惡性腫瘤,都可治療。中醫藥在腫瘤治療中,在對證之後的一些注意事項,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問題。
 
二、注重引經報使藥與歸經
治療腫瘤並沒有特殊處方,仍須施以中醫辨證論治法則。臨床上發現的確不同的內臟或組織有其比較有效的適用處方,或可以引經報使藥將藥物帶到一般藥物達不到的某些部位。所以在治腫瘤處方中,引經報使藥與歸經很重要。
 
三、以中醫辨證論治爲主,輔以西醫知檢查及參考數據
腫瘤細胞與細菌、病毒一樣,會隨時變化,以乳腺癌爲例,可能50年後的乳腺癌,是不同細胞株的腺癌。所以中醫之辨證論治,陰陽、表裏、寒熱、虛實等,絕不可放棄,不能只跟隨西醫的脚步走。中西醫有其基本差異,中醫先有臨床,才有基礎理論;西醫先有西藥的基礎、生理、解剖、病理的基礎,形成一套完整體系,再進而發展出來臨床。現代中醫可在有臨床結論的前提下,從西醫的基礎方法,找出微觀機理,並以影像或實驗診斷作依據,找出辨證用藥的最佳依據。
 
四、不可一方到底
縱然治療有效,亦須修正調整同型性處方,不可一方到底。疾病一直在變化,處方必須修正加减,否則是死的處方。如同西藥,有其適用的範圍,過了一段時間,發現此藥已不適用,藥廠會加以修正,推出新的藥物,如拉美芙定(Lamivudine)、肝適能(Adefovir)、貝樂克(Entecavir),同樣是由拉美芙定修正。
沒有一個仙方可把癌症醫好,必須隨時依病人的主訴、症狀,微觀的檢查、實驗診斷、影像檢查等,看其中變化、維持平衡,維持「致中和」狀態,有所偏亢或不足,長期下來,會導致生機戕害。縱然有一個方子很有效,也不能一方到底,吃久了,仍會胃口不開、便溏或便秘等,所以治療仍須開脾胃,仍須修正處方。
「開脾胃」之意爲:令營養細胞接受體或人體正常細胞的接受體處於親和狀態。如一道菜吃久了、膩了,胃口不好,同一道菜,將煮法改變,則胃口又好,吸收好。藥方也相同,同一方吃久了,要用同形性的方子來變換一下。
 
五、不要揚湯止沸
治療腫瘤,已發燒,勿再補之,除非因化療導致白血球極端下降的發燒。已陰虛,不要再瀉熱,要養陰。例如:白血球過高,乾薑、附子會令白血球更上升,或淋巴球已60-70%,加乾薑、附子,淋巴球會更上升。
「揚湯止沸」之意,即不要在熱症用熱藥。須謹慎「真寒假熱」或「真熱假寒」。「真寒假熱」,雖治以熱藥,仍須佐以凉藥;「真熱假寒」,以凉藥爲主,熱藥爲輔。例如:腸病毒,身重痛、發燒、汗出熱不退、不畏寒,是葛根湯加黃芩、黃連、黃柏證,或葛根芩連湯證,不可以陽旦湯或大青龍湯。
 
六、不可落井下石
「落井下石」之意,如貧血、又瀉之;又如血中蛋白濃度偏低,血小板偏低,補體偏低,又過度忌口、營養不良。抗腫瘤的過程,營養很重要,沒有營養就沒有抗癌的能力。
 
七、勿杯水車薪
治腫瘤的藥物劑量,絕對須大劑量,藥味不一定多,小劑量藥物反而使腫瘤有機會培養其鬥爭能力,如滅火,必須馬上以大水强抑下去。
如果西醫的腫瘤治療,化、放療結束後,由中醫繼續治續,經過3個月,可能恢復本態,一旦發現腫瘤標幟有變化,或血液常規檢查有變化,即爲「回歸本態」,必須趕快改變用方,不可原方繼續服用,否則腫瘤會再度發作。
 
八、勿出手過重
大劑量治腫瘤,絕對是必要的。任何一個藥物的劑量大到一定程度,只要適合其症狀,腫瘤一定會萎縮下來。但出手太重,反而會造成抑制。不僅抑制腫瘤的活動,正氣會受損,也會戕害生機、抑制生命的活動,連正常的代謝、生命的恒定,都會受抑制。
★「要慢慢快速度,拿捏時機,加重劑量」
 
九、勿戕害生機:
長期苦寒或大熱的藥物會戕害生機,例如:長期吃辣椒會爪枯,長期吃大蒜會目疾、白內障、視網膜、視神經萎縮或充血、暴盲,長期用黃芩、黃連、黃柏(除非對證),不然會導致退機體功能退化萎縮。縱然此處方爲治腫瘤有效處方,如乾薑、附子(八錢~一兩),很有效,腫瘤抑制很好,但仍須冷靜謹慎,經過3個月、半年,可能腫瘤又被誘導活化。
 
十、要隨時修正處方
當西藥的副作用沒有了,或腫瘤本態出現,或腫瘤已經受抑制,處方必須修正;當身體比較差了,該補養仍須補養,此即傳統所謂「九補一攻」、「三補一攻」等。現代人營養好,治療可攻瀉到底,但仍須注意,攻瀉勿至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,一發現有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,仍須補之。如鈉偏低,長期偏低,若不補充,日後可能小腸吸收功能低下,或腎不分泌吸鈉荷爾蒙(送到小腸去吸收鈉的荷爾蒙)。必須維持一定的鈉濃度,否則會由骨髓或肌肉溶解釋放鈉。
故一旦出現電解質不平衡、貧血、血中蛋白偏低,或實驗室血液檢查微觀的變化,須實時修正,劑量不能超重,不能出手太猛。
 
十一、不能轉彎太快
不能轉彎太快,意思爲須冷靜「守方」,即治療遇瓶頸時,不能立刻大幅改方,在尚未找到明確方向時,雖須慎思處方對否?亦須注意是否病人有其他因素造成。
如:GOT/GPT持續升高,須瞭解是西藥造成的藥物性肝炎?還是因爲中藥處方錯誤所造成?亦可能是肝炎尚未到高峰?若是西藥造成的藥物性肝炎,但因同時服用中藥,以爲是中藥處方導致GOT/GPT往上升,若此時突然改變處方,疾病就無法有效控制,治療會失敗。尤其是肝安能、肝適能、貝樂克的戒斷反彈,容易導致猛暴性肝炎,此時中藥處方必須大劑量、快速度將肝炎控制下來,要在GOT/GPT升高至800-1000便抑制下來,不一定讓肝炎發展成猛暴型肝炎,GOT/GPT上升至2000,才降下來。
 
十二、不可固執守方
治療遇到瓶頸,覺得與平常所學經驗不同,此時須冷靜、檢討,思考是否處方不對證?可先加少量他藥試看看。
例如:原用黃連解毒湯治療B型肝炎西藥之肝安能、肝適能、貝樂克的戒斷反彈,所引發的猛暴型肝炎,可能剛開中醫處方,肝炎指數下降,但幾天後,肝炎指數又升高反彈,此時須檢討是否辨證有錯誤,而非前述的守方問題,須思當急熱緩解下來,可能是肝陰虛、肝血虛,也可能脾氣虛,腎陰虛,此時,可改爲血枯方或七寶美髯丹、香砂六君子湯、或知柏地黃湯做加减,或者加入五味子,一方面抑制肝炎、柔肝;一方面抑制B肝病毒的活動。
又例如:肝癌栓塞後,給予柴苓湯加减方,若未加川七、丹參、赤芍、川芎等,會導致栓塞後,雖然沒有腫大,也沒有發生肝炎,但栓塞處之血管會壞死,且多次栓塞後,血管壞死範圍愈大,肝細胞可用面積愈來愈少。此時必須檢討:同是柴苓湯加方,必須加入丹參、人參、川七,或三棱、莪朮、元胡,若不加入上述藥物,也可以考慮加懷牛膝、續斷、骨碎補、杜仲…等,若胃口不佳可加入仙楂、麥芽、內金、穀芽,若僅守住柴苓湯久服,也可能引發肺栓塞或肺鬱血、肋膜積水,所以要加麻黃、葶藶子;有可能便秘、橫膈膜痙攣,要加大黃;有可能胰臟炎或腫大,須加黃芩、黃連、茯苓、澤瀉……。
須參考現代的血液常規檢查、實驗診斷,對我們的診斷用藥精確度更好,不可因爲病人說很舒服,照方處置,除非是影像檢查、血液常規檢查數據正常,才可守方。尤其急症、猛爆型,須1-3天看一次血液報告。

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  http://www.tcwmna.org.tw/

《轉載本文請取得作者同意》